中新网北京12月7日电 (记者 徐婧)北京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加速趋势。7日,北京市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并解读《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积极构建完善城乡协同、分层分类、全面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北京模式”。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介绍,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共有常住老年人口约465万人,占常住总人口21.3%;户籍老年人口约41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9%。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北京坚持首都特色、首善标准,全面体现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完善区、街道(乡镇)、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搭建养老服务供需对接平台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北京将坚持“两个体系”同步推进,在发展好养老事业,“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的同时,大力培育发展养老产业,全面扩大市场化、专业化、品质化养老服务供给。
《实施意见》围绕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布局、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等5方面,明确了19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布局,力争2025年实现每个街道乡镇建成一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方面,重点打造具备养老服务供需对接、调度监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集中照护等功能于一体的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即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形成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统筹,以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延伸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二是优化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实现标准化、品质化的居家养老服务轻松获取。按照“培育品牌化市场主体、构建就地居家养老和异地康养社区养老两种养老模式、实现老年人各类养老服务需求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复制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深化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同时,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制餐助餐相配套的多元化、市场化、可持续养老助餐服务体系。通过完善家庭适老化改造支持政策,支持发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等措施,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三是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实现机构照护服务标准化、品质化、普惠化。主要包括强化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保障作用,支持国有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平等承接公办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促进符合条件的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转型升级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以此进一步提升北京市机构养老保障水平。
四是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实现养老服务“找得到、用得好”。针对老年人养老服务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依托“北京养老服务网”和手机小程序,建设完善集供需对接、政策宣传、养老地图、养老助餐、人才招聘、京津冀协同、养老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养老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困难老年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加强针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度残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的上门看望、电话问候等探访关爱服务。
五是完善养老服务保障机制,减少养老生活的“后顾之忧”。包括持续完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深入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加大养老服务经费保障,培育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加强基本养老服务统计,强化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确保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为更好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北京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北京市加快养老助餐服务发展的工作方案》《北京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北京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等多个配套政策,对重点工作进一步细化,持续、全面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北京12月7日电 2023年第27届米兰国际手工艺博览会日前在米兰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支持的“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主题展区同期开幕。
“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主题展区海报。 主办方供图
从陶瓷、丝织、扎染等传统手工艺产品,到茶具、竹扇、书签等文创产品,来自北京、浙江、贵州、四川等地的文化产品在主题展区一一亮相,涵盖“丝路光华——千年礼物”“指尖情怀——匠心匠品”“守正创新——跨界国潮”“中华好礼——佳节共享”四大类别,集中展现中国文化产品的时代风格和多彩面貌。
主题展区精心布置,设置“雅韵杭州·魅力良渚”“节礼共赏·潮动国风”“中国彩陶·黄河文化”等专题区域,在本届博览会中尤为亮眼,许多国外观众在选购心仪的文化产品之余,也纷纷以主题展区为背景打卡拍照。除实物产品外,主题展区还推出了中英双语的电子产品手册,打造沉浸式参展购物体验,并增设洽谈区便于参展单位与意向采购方交流对接。
本次主题展区重点推介展品。 主办方供图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重点展品推介环节,出自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小波之手的龙泉青瓷冰裂纹梅瓶,以天灯窑刻花工艺雕绘的编钟盖碗;由非遗“香云纱”制成的新中式风格连衣裙,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苗族非遗工艺“叙永扎染”桌布;以良渚玉鸟图腾为灵感制成的手工全竹扇,将新时代元素融入传统器皿的泡泡茶具;故宫博物院出品的“如意年年百事宜”书签礼盒以及由国博衍艺出品的“秋影金波”茶具礼盒等8件重点展品由工作人员依次展示。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处参赞张凌霄表示,2024年中意将迎来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值此重要时刻,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举办的米兰国际手工艺博览会“多彩中国佳节好物”主题展区,为增进民众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中外企业交流合作、互利共赢搭建了重要平台。
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节礼共赏·潮动国风”主题区域。 主办方供图
据悉,自开幕以来,主题展区日均客流量超3万人次,吸引到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瑞士等国观众,各类产品总计售出300余件。除了向工作人员了解展售产品的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的专业买家外,还有数位采购商与参加主题展区的相关企业代表进行洽谈,表达了后续合作意向。在“雅韵杭州·魅力良渚”展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小波的龙泉青瓷作品引人入胜,开幕期间即有产品被藏家收入囊中;“中国彩陶·黄河文化”展位的陶瓷器、新中式服装、创意配饰等引来大量观众驻足欣赏,销量十分可观。
最受普通观众欢迎的则是富有中国韵味的各类文创产品与创意礼品,例如各类饰品、笔记本、冰箱贴等。来自杭州的非遗手工艺品、文创产品等成为博览会的采购热门;“中国风”也成为畅销海外的关键词,在“节礼共赏·潮动国风”展位,文博文创、刺绣手包、中国“福”字书法等产品也博得观众青睐;甚至包括布置展位的风筝、纸扇、灯笼等在内的主题氛围装饰品,也被热情的观众询问价格。
工作人员现场介绍香云纱工艺。 主办方供图
米兰国际手工艺博览会创始于1996年,是全球规模最大、参观人数最多的手工艺品博览会。因举办时间恰逢西方圣诞节前夕,故大量客商来此采购节庆礼品,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提供了交流对接、贸易合作的机会。
据介绍,今年博览会主题是“美的创造者”,分为旅游推广、文化宣传、手工艺展销与美食品鉴四大主题,86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本届博览会将持续至12月10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