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2月7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7日表示,今年前11个月访港旅客数字超过3000万人次。特区政府将牵头搭台,为业界创造环境,推动消费,带动经济。
香港特区政府政策局代表及多个界别成员7日下午举行跨部门跨界别会议,商讨统筹各界别鼓励本地消费。会议由杨润雄主持,来自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展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和运输及物流局,以及餐饮、零售、商场及交通界别的代表出席。
会后,杨润雄会见传媒时表示,特区政府早前举办“香港夜缤纷”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效果亦非常好,市面气氛活跃了。未来,相关政府部门会继续在各自范畴举办活动,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也将举办大型文化体育盛事吸引市民和旅客。
杨润雄又说,在当日会议上,特区政府与业界达成共识,推动消费和经济是全社会的事,特区政府会牵头搭台,创造环境,各界别人士则积极参与,提出和推动创新、多元的活动和优惠。特区政府会和业界合作推出可行的方案,比如具地区特色的活动、交通优惠、商场优惠等。
杨润雄表示,截至11月,今年访港旅客数字超过3000万。特区政府和业界亦有共识,各行各业应提升服务质量,香港旅游发展局和优质旅游服务协会将推出一系列措施,中长期而言,特区政府也会与业界一起推出更多推广提升服务质量的活动。
杨润雄强调,特区政府会继续和业界合作,推动富有香港特色的活动,吸引旅客,也同时借助业界的力量和创意,以多元、富趣味性、富吸引力和创新的方案推动消费、带动经济。(完) 【编辑:田博群】
中新社青海黄南12月7日电 题:线下燃灯+云供灯 青海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迎燃灯日
作者 张添福 陈宗淇
傍晚时分,在通往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寺的道路上,不少信众提着酥油灯,走向这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12月7日,青海隆务寺内的燃灯现场。张添福 摄
12月7日,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圆寂604周年纪念日。
隆务寺活佛香则·久麦成列尖措对中新社记者说,每逢宗喀巴大师圆寂日,在隆务寺的大经堂,僧众不仅集体念经,晚上也会点燃酥油灯祈福,纪念宗喀巴大师,“不仅在隆务寺,很多格鲁派寺院都会在当日开展同样的佛事活动”。
燃灯习俗延续至今,久而久之,人们便将这一天称为燃灯日(节)。
香则·久麦成列尖措说,过去,僧众会在大经堂的房顶上燃灯、诵经、吹法号,而如今,很多僧俗信众选择在大经堂前的广场上燃灯。
隆务寺大经堂供奉主尊为宗喀巴大师泥塑鎏金像。19时,记者在大经堂看到,大经堂大殿前悬挂着一幅足有两层楼高的主尊为宗喀巴大师的唐卡,而僧俗信众在大经堂的院内摆放了一个面积超过篮球场大小的巨型酥油灯阵。
此时,僧众开始一一点燃酥油灯。
同时,很多信众也围绕大经堂院墙四周,小心翼翼燃灯,并默念经文。
12月7日,信众在青海隆务寺内燃灯。张添福 摄
除了在寺院燃灯祈福,当地很多信众也在自家院落燃灯。同仁市保安镇的仁青对记者说,自己一家虽然住在城市,“但今天我的女儿专门回了老家,今晚会在老家院落的墙上燃灯,祈福平安吉祥。”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专家邓启耀曾发文称,燃灯及灯节是一种以光影营造沉浸式体验的信仰民俗,同时具有行为艺术和空间装置艺术的特点。
7日开始,在黄南州的一家唐卡艺术博物馆,特别展出以宗喀巴大师为主题的古代造像和唐卡。
与延续600年的传统不同,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云供灯”绝非难事。
距离隆务寺百公里外的青海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诞生地,该寺僧众通过网络接受难以抵达塔尔寺的信众的供养,替这些天南地北的信众燃灯祈福。(完)